“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感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亲情对个人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冲突、冷漠、疏离的亲子关系相比,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更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一、何为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的父母和子女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亲子关系对个体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亲子关系会给孩子提供稳定的情感支持和安全感,有助于他们建立自信、积极的自我认同,而不良的亲子关系将会增加个体的内化问题(如焦虑,冷漠等)和外化问题(攻击、暴力等)。 
二、亲子冲突的形成原因? (一)生理和心理变化:青少年身体的快速发育会使其产生成人感,认为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开始要求与父母有平等的家庭地位;青少年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智力逐渐成熟,他们对自己、对父母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导致其行为方式的变化。 (二)家庭环境:家庭氛围对亲子关系有直接的影响。在温暖、亲密的家庭氛围中,亲子冲突较少;若父母之间的矛盾多,会影响其对子女的态度和行为,从而增加亲子冲突。 (三)社会文化环境:借助网络媒体,平等、自由、民主等观念,增强了青少年的自主意识。而很多父母仍对子女严格管教,不提倡个性和自主。双方在价值观、生活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三、如何处理与父母的关系? (一)尊重父母,学会换位思考:在与父母发生矛盾时,要尊重父母的观点和意见,并给予一定的倾听空间,避免情绪化的争吵,而是要尝试理解对方的观点,并找到共同的解决方案。尽量保持耐心,尊重他们的感受和立场。我们要相信父母,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我们的爱。 (二)勇于表达想法,坦诚交流和沟通:沟通是调节关系的重要桥梁,和父母进行交流,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就是第一步,与父母坦诚沟通,让父母知道我们的喜怒哀乐和所思所想。但也要注重方式方法,用父母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他们也会更容易接受你的想法。 (三)学会承担责任,表现出独立能力:在父母眼中,我们始终都是小孩子,向父母表现出你的独立能力,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自觉完成学习和生活任务;在一些事情上能够自主做出决策,并承担相应的后果;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推诿责任;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做饭、洗衣等。让他们相信我们能照顾好自己。 (四)饮水思源,感恩父母的付出:父母为我们提供了生命,抚育我们成长,他们的辛勤工作、对我们的关爱都是值得我们深深感激的。我们要心怀感恩,用语言和行动孝敬父母、主动回报父母。我们可以努力学习、增强本领;可以主动分担家务、不提过分要求;可以主动亲近父母,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 
父母永远是这个世上最疼爱我们的人,我们逐渐长大,父母可能也正在不经意间老去,让我们带着微笑与爱和父母相处,用爱和智慧化解每一场亲子冲突。
来源 | 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 文 图 | 范晨婷 审核 | 李 峰 编辑 | 雷瑞雪 责编 | 高 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