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暑气蒸腾。当多数人在假期享受清凉时,渭南技师学院生产实训管理处的教师们却顶着高温、冒着酷暑,活跃在车间一线。他们以“肩上有责任,心中有担当”的责任感,将假期变为服务企业、深化产教融合的“黄金期”,用汗水诠释担当,以实干打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硬仗,为推进渭南市产业人才发展院和渭南市劳模工匠学院建设注入滚烫的奋斗力量。 


自渭南市产业人才发展院和渭南市劳模工匠学院在我院成立以来,生产实训管理处肩负起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的重任。团队积极响应号召,上半年深入蒲白煤机、西佛龙阀门、达刚路机等多家企业进行调研,与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技术创新难点以及对职业教育的期望,为后续的人才培养和服务工作找准方向。 

除了精准的调研摸底,扎实的技术服务更是一场场“实打实”的硬仗。今年上半年,生产实训管理处的教师们已累计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6次;精心组织企业员工技能提升培训班3期包括焊接、五轴加工、钳工,为多名一线工人“充电赋能”,服务企业包括陕西龙钢、韩城煤机、航发动力等大型企业;以技术工程师身份参与企业技术服务,签订技术服务协议3项,将校企协同攻关的成果固化为长效合作机制;达成校企合作意向书2份,为后续深化产教融合铺平道路。同时,为助力渭南市劳模工匠学院建设,教师们利用休息时间精心录制技能教学视频20余个,让工匠精神通过数字媒介得以传承延续。每一项成果的背后,都是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落到实处的生动注脚。  
高温挡不住奋进的脚步,假期延续着服务的热度。生产实训管理处的教师们用坚守与奉献,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蓝图转化为“校企携手、共育人才”的生动实践。下一步,他们将常态化开展企业服务工作,把积累的实践经验融入教学改革,让产教融合的根基扎得更深,为渭南市产业高质量发展锻造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让奋斗的汗水在推动区域人才发展的征程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来源 | 生产实训管理处 图 | 王国凯 李龙 文 审核 | 张璐 编辑 | 袁肖肖 责编 | 高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