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院思政课提质增效,切实提升课程吸引力与育人实效,10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举办了以“‘思’行并进,‘政’引未来”为主题的思政课学生座谈会。马克思主义教研部教师与部分学生代表参与此次会议。 


本次座谈会的一大亮点在于其新颖的讨论形式。会议打破了传统单向汇报的模式,转而围绕“课程内容如何贴近实际生活”、“教学方法如何创新”等课堂教学中的现实痛点,创设了开放、平等的研讨交流氛围,引导师生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深度对话。 
座谈会上,李晶老师首先带领大家学习了《基于学生视角, 上有意思的思政课》的文章,为接下来的交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张弘老师根据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前期开展的针对中职生思政课学习现状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为下一步增强思政课的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座谈会的学生发言环节,学生代表结合自身学习实际情况和听课体验,踊跃建言。例如,有学生指出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也有学生反映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有待加强,还有同学就课堂互动、学习反馈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大家畅所欲言,气氛热烈。 老师们认真倾听并记录建议,现场就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等问题,进行了积极回应与深入探讨。与学生展开对话。新进思政课教师张泰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如何通过引入社会热点案例和校园生活实例,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生活化,从而提升课堂的亲和力。李冰冰老师则重点分享了在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手段、设置情景模拟等互动环节的心得。 

温洋洋老师围绕教学方法的系统创新与课程内容的持续优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她强调,优化教学内容的关键,在于实现课本理论、社会现实与学生需求的精准衔接,这亦是实现从“教得好”到“学得好”根本转变的核心。 座谈会的最后,华丽老师结合教学实践,分享了如何通过精准备课、整合资源、优化互动来提升课堂实效,为教师们带来了深刻启发。 

本次座谈会不仅是一次成功的理论学习,更是一次有力的实践动员。它为师生构建了有效的沟通平台,汇集的一手学情为思政课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将把座谈成果切实转化为教学优化的具体举措,着力打造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金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来源 | 宣传部马克思主义教研部 文 图 | 李欣然 审核 | 袁瑛 编辑 | 袁肖肖 责编 | 高坚
|